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逐年增長,“電解質水”迎來了大爆發...
從疫情期間,外星人電解質水迎來機遇,再到東鵬補水啦的全面爆發,馬上贏數據顯示,從2022年到2024年,電解質水市場持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市場調研也顯示,消費者對電解質飲料的認知度從2022年的38%迅速提升至2024年的72%。
到了去年下半年,電解質水品類的鋪市率已經接近98%,這也使得其成為了毋庸置疑的熱門品類,吸引了不少巨頭和新興品牌前來布局。
而步入2025年之后,或許是因為看到了補水啦過去一年的強勢表現,品類盈利能力的加強使得這一賽道的熱度再度攀升,開年以來,在新品不斷上市的同時,“如何在紅海市場中快速搶占市場份額?”成為了不少品牌認真思考的問題。
“突圍”“鞏固”,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一熱門市場的關鍵詞。
-01-電解質水市場迎來眾多新選手
2025開年以來,多個飲品品牌宣布上新相關產品。
小編注意到,此前以花生牛奶而聞名的老牌植物奶品牌“銀鷺”于近日悄然上新了一款1L裝的電解質飲料—“多補水”,據悉,該產品采用等滲配方,每瓶電解質含量≥900mg,主打補水賣點,目前,該產品已經在部分地區率先上市。
今麥郎也再次對電解質水下手了,近日,其推出了名為“快補水”的電解質飲料,規格為1L裝,而這,也是繼電平衡、天豹之后,今麥郎對功能性飲料的又一次布局。
從前以可愛萌娃形象示人的旺旺,雖說多次在功能飲料市場進行嘗試,但本次在電解質水賽道的上新依舊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目光,其于近期推出的“薈動”電解質飲料,相較于同類型產品,該新品的特色是添加了蘆薈汁,含有維生素B6和煙酸,建議零售價為4元,并且0糖、0能量、0脂肪。
除此之外,此前就有所布局的品牌也再次對產品進行了升級,試圖搶奪消費者目光。
怡寶近日也對其經典產品“魔力”進行了全面煥新的活動,產品添加了電解質、氨基酸等功效成分,作為之前知名度并不高的怡寶子品牌之一,相較于之前版本,此次升級后的魔力將熱點—“電解質”作為顯著賣點,并且在外包裝上進行了升級,新增了運動蓋設計,產品規格調整到了550ml/瓶。
跨國品牌達能旗下的“脈動”也于2025年再次發力,據其財報顯示,脈動在中國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已經連續第二年實現了雙位數增長,而2024年,電解質水系類產品在脈動的整體銷售額中占比高達35%,因此,面對這一機遇與競爭并存的潛力賽道,脈動實在無法不動如山。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5春夏出游季,脈動推出了沁爽青草味出游限定款,據悉,該產品采用行業首款青草風味配方,融合薄荷醇與天然植物萃取,為消費者帶來獨特的味覺體驗,并且,通過第三方檢測正是,該限定款產品在保留經典維生素群的基礎上,還能夠提升20%的水和效率,也就是說,“補水效果更好”。
實際上,從上文中,我們就大致能夠看到,中國電解質水市場上即將呈現的兩種不同趨勢...
-02-1L裝跌至4元價格帶
眾所周知,當一個賽道進入同質化競爭中時,“價格”變成了其殺出重圍的密碼。
縱觀目前市面上眾多的電解質飲料,顯然已經陷入了“產品同質化”的怪圈兒中,先看產品名稱“快補水”“多補水”“補水啦”,是不是已經有些蒙圈兒,再觀察其外觀,統一的白、藍、橙配色和線條,更讓人傻傻分不清楚,還有一致的“補水”賣點,甚至連“開蓋再來一瓶”的促銷活動都高度相似。
模仿實錘了,但其又該從何處入手搶奪消費市場呢?
“補水啦”作為早期入局電解質賽道的品牌之一,如今早就已經占據了消費者心智,許多新玩家選擇從“價格”處謀求突破。
目前已知的,今麥郎準備走“高性價比”路線,在價格上進行了全新突破,其上新的“快補水”電解質飲料,1L裝僅需4元,無論是與同類型競品,還是自己此前推出過的產品相比,從價格上來說都極具優勢。
要知道,此前今麥郎推出的天豹電解質飲料,每瓶價格為3.7元/520ml;而東鵬補水啦1L裝產品的價格在其官方旗艦店中平均每瓶都為5.7元;百事旗下的佳得樂電解質飲料產品價格為4元/600ml,而今麥郎“快補水”如今的定價已經低至此前康師傅屌絲飲料的價格。
因此,在當前的消費環境下,大容量、低售價的今麥郎“快補水”或將成為下一個“屌絲飲料”般的存在,尤其是在下沉市場,應該會有較強競爭力。
不僅是對同樣主打性價比的“補水啦”“多補水”造成威脅,還會蠶食一部分白牌電解質水的市場份額。
可以預見的是,下一步,電解質水的價格帶將逐漸下移。
-03-“差異化”全面賦能
在價格戰悄然開始的同時,電解質水市場中,也在發生著一場關于“價值”的混戰。
從脈動上便能看出,早期的頭部品牌已經感受到了市場競爭的壓力,希望從“差異化”入手,打通銷售脈絡。
脈動的特點在于其作為跨國公司旗下的品牌,又在該細分品類經營多年,因此,其對于市場風向的敏銳度和產品營銷的方向感都十分具有優勢,脈動以“場景生態+產品矩陣”搭建生態脈絡,“青草系”限定產品不僅在產品研發上極具前瞻性,其還與多個連鎖便利店、社交平臺、出游軟件同步展開合作,有效拉高品牌曝光度的同時也使購買轉化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當然,許多國內品牌也關注到了“差異化”的重要性,旺旺本次推出的“薈動”就是以其特別添加的“蘆薈汁”而受到廣泛關注,這是在原料上做出的差異化;
康師傅的此前推出的“9.0電解堿性水”則是選擇了更出彩的賽道,其品類雖為“包裝飲用水”系,但實際上,無論是其功能性明顯的賣點,還是價格定位上,這款產品都更偏向“電解質水”的賽道,因此,其在包裝飲用水賽道中優勢明顯。
觀察市場商的飲料產品就不難發現,大多數飲品,尤其是身處“百億單品”席上的一眾產品,為了收獲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基本上都具備“通用性”,而在市場競爭加劇的當下為了尋找新的市場增量,對客群的細分也成為了品牌的重要關注點,不少品牌開始針對特定群體推出專屬飲品以形成差異化的京這個優勢。
以雀巢為例,近期其在海外上新了一款名為Unwell Hydration的電解質飲料,與同類型產品相比,這款產品不僅順應健康潮流推出了低糖配方,并且添加了B族維生素,這一成分在女性身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幫助身體將食物轉化為能量,是其在生活中保持充沛精力,用更中國話的表達就是,“補氣血”。
可以相見的是,隨著這一賽道的不斷擴容,更多差異化產品將會不斷涌現,但如何將產品脫離“噱頭”,滿足真正消費者需求,還需要品牌的進一步思考。
2025 SIAL西雅展(上海)元門票免費領取中,馬上注冊現場采購全球35萬好物!
內容來源:飲品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