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8日盛大開幕后,5月29日,與2024SIAL西雅國際食品和飲料展覽會(上海)同期舉辦的第六屆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3A118持續進行,熱度不減。
以“凝聚全球力量,探索可持續路徑”為主題,第六屆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探討了肉類、進口食品、新零售、供應鏈、飲品、新健康食品、餐飲等熱點領域在復雜多變的全球行業環境中的發展脈絡與行業亮點,增強持續創新力,前瞻性洞悉行業發展新空間。
29日的峰會有食品供應鏈大會、國際飲品與餐飲論壇、全球新零售論壇、新健康食品發展論壇四場主題論壇。

食品供應鏈大會
精準發力抓住市場機遇、降本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優化貿易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力、打造健康的供應鏈系統為企業發展護航……食品供應鏈大會嘉賓的分享內容亮點頻出。
SIAL 集團 CEO Nicolas Trentesaux在致辭中說,上海是食品行業發展重要聚集地,2024 SIAL 西雅展(上海)展出面積達20萬平方米,有望吸引全球逾百萬人參加。希望通過這一平臺,向全世界提供更好的產品。同時希望企業利用這一平臺,以全球化視野探索如何更好地服務客戶,并從中獲得有益信息,成為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積極推動者。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科研處處長孫繼勇在演講時指出,當前,全球供應鏈呈現出8大變局:一是資源配置“南升北降”格局愈發明顯;二是供給能力亞太、歐盟、北美“三中心”格局持續穩定;三是區域產業鏈合作治理模式提速升級;四是短鏈化與長鏈條結構并行;五是鏈條組織更強調關鍵環節的韌性與安全;六是新型生產要素在驅動發展方面重要性大幅提升;七是更加注重經濟與生態效益同步增長的發展理念;八是不同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呈現出顯著區別。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上的核心節點,扮演著重要角色。面對全球供應鏈變局,企業應在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培育創新力、深化國際合作以及提升風險防控能力上下功夫,實現突破與躍升。

大商集團大商國際公司總裁李宏勝分享了大商集團面對市場挑戰及需求變化,從國內走向國外、從內銷走向外貿、從零售商轉變為生產商的發展歷程。目前,大商國際已打造了全球產業鏈,在澳洲建有天然牧場,在法國和葡萄牙建有葡萄酒和橄欖油莊園。同時,重視農產品產業結構調整,與相關機構聯合辦廠辦學,并在上海、香港、北京等地建有貿易配貨商,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國際飲品與餐飲論壇
新技術的應用邊界不斷被突破。國際飲品與餐飲論壇的與會嘉賓交流了大健康需求環境下,全球食品飲料正在迎來面目煥新的時代變革。
NSF大中華區食品供應鏈事業部總監張帆在發言中介紹了NSF區塊鏈具體方案,區塊鏈在食品生產中可以起到認證標識的作用。企業通過追溯碼的應用可以做到對食品生產和運輸全鏈路的監管,NSF通過建立區塊鏈追溯體系,構建起全面完善的食品溯源系統,助力食品企業強化自身產品安全保障能力,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和更具透明性的食品選擇。

思賓格食品應用中心經理王捷分享了酵母抽提物在應對健康老齡化問題上的解決方案。她指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求,是食品企業需要關注的重要行業契機。飲食合理搭配、吃出營養健康、提升免疫力是三大主要需求。純天然、無添加劑、有機、無糖/減糖等是消費者更愿意付費的健康標簽;均衡飲食、減鈉是老年人實現身體減負目標的特定需求。為此,思賓格開發了酵母蛋白產品以及酵母抽提物在烤腸、素肉、油醋汁等產品中應用的一系列解決方案。

瓦克中國技術經理褚海波指出,餐飲市場已經“卷”出天際,消費者對于新品創新的需求愈加旺盛,健康需求讓“減脂、減糖、低卡”成為飲食熱點。瓦克嘉慕雪的云頂粉和云朵粉產品同時用于飲品和烘焙食品中,可以高效完成云頂和夾心餡料等的制作,使產品擁有良好的口感,滿足了消費群體的健康需求。借助上述技術創新,瓦克得以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雅基瑪酒花有限公司中國區技術經理莊仲蔭介紹了酒花作為食品原材料的創新應用,包括酒花油、酒花浸膏等。他預計未來十年酒花將會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

優布勞(中國)精釀啤酒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慶認為,今年是精釀啤酒在過去十年來最好的一年,也一定是未來十年最壞的一年。他提出了入圍精釀市場的四張門票概念,認為想要立足中國精釀市場,保持長久的發展,一定要準備好四張門票:小麥啤酒品類、酸啤+果酒、酒花型產品、烈性(啤)酒。

全球新零售論壇
關注新零售業態可持續發展,倍酪滋、白象、京東、八喜等著名品牌分享了品類、品牌的突圍之道。
高美艾博展覽集團商貿事業群總經理Laurent Noel在致辭中說,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SIAL展推出60年以及進入中國市場的24年,目前,SIAL展已成為推動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希望通過本次全球新零售論壇,聚焦零售行業渠道變化,為與會者提供新洞察,并從中受益。未來,SIAL展將繼續發揮貿易平臺作用,為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副會長管清友在演講時指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出一些新特點、新變化。首先,在生產端,短期出現產能過剩現象,但從長期看,將實現以稀缺到過剩、從內循環到全球化的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仍以“生產主導+外需升級”為主,工業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其次,在消費端,居民消費呈現出“換階”變化,購房、購車等消費呈下降之勢,消費者消費時更關注性價比。另外,品牌與超級IP成為新質生產力重要載體;第三,受關稅等貿易壁壘影響,商品出口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倍酪滋(Bel China)大中華區奶酪業務總經理柏玉奎指出, 2023年中國快消品市場實現了小幅增長,但奶酪市場因為零食類奶酪棒、烘焙類奶酪銷售的下降,全行業發展呈下滑之勢。奶酪是一款頗有營養、更健康的產品,但受消費習慣的影響,目前其在中國市場的滲透率并不高。要想擴大奶酪零食在中國的消費量,需要企業圍繞產品、渠道、社交媒體團隊不斷做創新文章,從而贏得市場和消費者。

白象食品研發中心副總裁徐慶分享了白象食品的市場現狀及競爭優勢等,并分析了方便面行業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徐慶指出,后疫情時代,隨著消費者居家時間、囤貨需求的減少以及餐飲市場的回溫,2023年方便面巿場出現小幅下跌,但到2028年,該產品零售額有望達到1046.6億元,期間復合增長率為2.3%。目前,亞太地區方便面巿場,日本憑借創新優勢位居首位,其次是越南、印尼。過去3年,中國方面便創新相對較少。除創新能力外,中國方便面在品牌認知度與影響力上也面臨著不足,需要在產品質量與技術創新、市場渠道拓寬及營銷手段上發力,提高競爭力。同時,關注消費趨勢以及食用場景,深入巿場研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習俗、消費習慣等,面向市場推出有針對性、更具營養的產品,以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京東自有品牌食品產品部總經理喻世哲認為自有品牌具有質高價優的優勢,受到了用戶的不斷認可。目前中國自有品牌迎來了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階段。并重點分享了京東通過C2M反向定制驅動自有產品開發,引領消費升級,打造“性價比”好物的成功經驗。

周子未來CEO丁世杰在演講時詳細介紹了細胞培養肉的發展歷程及技術特點等,他認為細胞培養肉是理想的替代蛋白人造肉技術,有望緩解肉類需求、生產與資源環境稟賦之間的矛盾。當前,細胞培養肉正處于從試生產到商業化初期階段,面臨著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符合監管要求及提高消費者接受度的嚴峻挑戰。

八喜冰淇淋副總經理盧陽分享了八喜冰淇淋線上運營情況,以及圍繞產品、店鋪、推廣、會員運營等實施的優化戰略,以提高消費復購率。并圍繞品牌、消費和購買人群等分析了冰淇淋行業的發展現狀。

滿分制品牌主理人趙一豪在演講時說,當前新品牌在價格、材料、工藝、渠道、服務方面面臨著內卷現狀,“有效內卷”代表著機會、“無效內卷”則意味著內耗。如何避免“無效內卷”應“主動”進行差異化創新,具體表現在產品創新、渠道創新和服務創新上,以差異化滿足消費需求,提升消費信任,實現賽道突圍。

上海鴻道戰略定位咨詢有限公司合伙人何金毅結合多年來服務企業的實踐,認為當前企業產品同質化現象仍很明顯,在信息爆炸時代,新銳品牌要想破圈發展,需要定位扎根、爆品開路、傳播引爆和渠道收割。

新健康食品發展論壇
健康成為時代的焦點,食品飲料高階健康需求是行業發力點。控糖、生物酶、生物科技是論壇的關鍵詞。
高美艾博展覽集團亞太區總裁謝抒嬑在致辭中說,當下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長,以低糖、低脂肪和零添加劑為代表的食品飲料受到消費者的喜愛。隨著健康食品行業的新原料與新產品層出不窮,本次峰會將預測健康食品的發展趨勢,形成新的行業生態,以賦能全球食品貿易和行業交流。本次展會將為打造新的生態,激發產業活力,增強行業的信心作出重要貢獻。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處處長項葉萍在發言中指出,新質生產力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近年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緊緊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全力推進食品生產企業數字化轉型,主動對標全球制造業領域智能制造和數字化管理水平最高的燈塔工廠的理念,融合生產企業全流程業務管理的需求和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要求,引導全市食品生產企業采用自動監控的手段,打造一批生產過程智能化追溯的數字化工程。近年來,重點在四個方面培育食品新質生產力,賦能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是數字化轉型構建智能追溯的未來工廠;二是監管機制革新,設計現代管理體系經緯;三是全產業鏈協同,構建共生共贏的生態系統;四是強化教育實訓,共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基石。

沙利文合伙人及董事總經理張葛建指出,控糖健康食品是一個黃金賽道。現在消費者對控糖的需求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消費者又不希望因為控糖而犧牲口味,從而對控糖食品的配方尤為關注。他介紹,上海率先啟動飲料的營養分級,分為ABCD四個等級,不僅是罐裝茶飲,霸王茶姬、奈雪這種現制茶飲也開始申請分級。預計代糖市場到2030年會實現翻幾番的增長。未來的食品飲料行業發展一定是向著更加健康化、多元化、復合化的方向。

云廬科技創始人兼CEO、前北極光創投執行董事、分眾傳媒戰略顧問陳新認為,“十四五”系列政策將養老行業從“居家為主”邁向更全面的“居家+社區+機構”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國家政策長期利好,銀發產業有望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未來,“合規”+“細分”將成為中國健康食品趨勢。

帝斯曼-芬美意市場洞察與概念開發經理邵憶珉指出,中國豆乳市場增長緩慢,其他植物基產品出現負增長,在燕麥、大豆和椰子的引領下,植物基基底呈現多樣化特點,市場亟待尋找新的消費亮點。植物基奶在產品和定位上仍需迭代,需更精準抓住消費者的購買動力。她認為,東南亞的市場在氨基酸、蛋白的賣點挖掘更充分,對國內的新品開發有一定借鑒意義。

Plug and Play China 璞躍中國生物科技及食品總監卿熙雯主持了“以生物科技為引擎,推動新健康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圓桌對話。

巴西駐上海總領事館副總領事José Roberto de Andrade Filho認為,人們健康的挑戰非常迫切和棘手。在中國,公共健康非常重要,增強營養水平,加強質量監管方面中國做得非常棒。關于健康問題,希望有好的解決方案讓每個國家都能互相學習。

棟斗資本合伙人黃怡麗對中國市場很有信心。面對肥胖癥,糖尿病等健康問題,希望能提供一些產品來滿足對營養和健康的需求,也希望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讓食品更加健康,更加清潔。

AAK中國技術總監Marcus Persson在中國生活6年,對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興趣。Marcus Persson認為,中國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美食創新步伐很快。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得非常好。生物技術可以讓生產更加高效,希望可以提供更多可持續的健康食品,來滿足人們對健康的需求。

5月30日上午,第六屆SIAL世界食品產業峰會的供應鏈訓練營和營銷訓練營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N3A118如期開講。敬請聆聽。